当前位置 : 首页
>>工作动态 >>文旅动态
吃住游购娱如何“烟火气+文化味”?陈广胜谈打造现代宋韵“清明上河图”
发布日期:2022-11-14 11:23 信息来源: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浏览次数:

11月7日,全省文旅融合“五百五千”工程启动会在绍兴柯桥举行。浙江省文化和旅游厅机关相关处室(专班)主要负责人,各设区市、县(市、区)文化和旅游局主要负责人,“五百五千”相关单位代表等参加会议。现刊发省文化和旅游厅党组书记陈广胜所作的讲话。

我们此次来绍兴开会,谋划和部署文化和旅游系统一件切口不大、却很有意义的要事,这不禁让人想起1600多年前的永和九年。时值暮春之初,书圣王羲之等一众文人墨客“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”,一觞一咏、畅叙幽情,继而“仰观宇宙之大,俯察品类之盛”,成就了《兰亭集序》。今天,我们邀请全省文旅同仁雅集于此,也可谓是“群贤毕至,少长咸集”,目的是共商文旅融合“五百五千”工程,即“百县千碗”“百县千宿”“百县千礼”“百县千艺”“百县千集”,着眼于以项目化的思维,在文化和旅游领域培育“微品牌”、拓展“产业链”、撬动“大消费”,在我省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、推进“两个先行”宏大交响史诗中增添一则动人的文旅协奏曲。我主要讲三点意见。

一、文旅融合“五百五千”工程是打造现代宋韵“清明上河图”的有效抓手

北宋张择端的《清明上河图》生动记录了都城汴京的繁华,描绘了河边、桥头、街市、郊外的熙熙攘攘,其中所弥漫的和谐场景与生活气息虽然跨越了千年,仍不禁引人遐思、令人亲近。显而易见,文旅融合“五百五千”工程涉及的每一项内容,都与百姓生活相关,是人之为人古今延续的基本需求,因而完全可成为现代宋韵“清明上河图”的文旅元素。不仅如此,“五百五千”工程以“百县”打头,表明这项工程各地都有事可做,且这些事并非高不可攀,都带着烟火味,既关乎产业拓展,又关乎事业推动;既关乎物质富裕,又关乎精神富有,它们对推动文化和旅游高质量发展作用显著、意义非凡。

一是事关融入新发展格局,有利于经济稳进提质。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、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,是党中央登高望远、顺势应变作出的战略抉择,是党的二十大关于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一步明确的重大部署。根据2019—2021年旅游统计数据,住宿、餐饮、文艺、娱乐、购物在国内旅游人均花费中的占比已从69%上升到73.8%。“五百五千”工程涉及吃住游购娱等多领域,涵盖一二三产业全链条,与之关联的系列消费是促进国内大循环的有效引擎。懂常法,用变法。我们谋划“五百五千”工程,关键要从过去以硬件建设为主的传统思维和路径中跳出来,更着眼于需求导向和内容供给,以需求侧引导供给侧,以供给激活需求侧。该工程有利于催生数量众多、深度关联的产业群,顺势促进经济稳进提质,起到“一业兴、百业旺”的综合功效。据测算,“五百五千”工程在今后3年不仅可望拉动千亿元规模的文旅投资,还能带动万亿元量级的关联消费,促使文化和旅游更好地融入并服务新发展格局,在扩投资、拓消费、稳就业、促转型中发挥独特作用。

二是事关实现共同富裕,有利于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求。共同富裕是以人民为中心的一场深刻社会变革,人民群众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文旅工作的永恒追求。“仓廪实而知礼节,衣食足而知荣辱”,从曾经追求“有没有”,到今天期待“好不好”,这一变化决定着人们必然越来越追求物质与精神双富裕。“五百五千”工程与人民群众的生活息息相关,它并非温饱层面的刚需,却更生动地衡量人们之于美好生活的实现程度。世界旅游组织研究表明,当人均GDP达到1万美元时,休闲度假将成为国民生活的重要方式。2021年浙江人均GDP达11.3万元,折合1.75万美元。在这一阶段,对高品质的吃住游购娱等消费需求将日趋旺盛,我们要乘势而上,通过实施“五百五千”工程,让吃浙菜、住浙宿、购浙礼、看浙戏、逛浙集成为打卡浙江的“网红套餐”,成为“诗画江南、活力浙江”的舌尖记忆、身心安处、伴手风信、艺术享受和生活雅趣,为打造现代宋韵“清明上河图”营造丰富场景。

三是事关建设文化强省,有利于促进文旅深度融合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:“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密不可分,要坚持以文塑旅、以旅彰文,推动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,让人们在领略自然之美中感悟文化之美、陶冶心灵之美。”但长期以来,我们在文旅融合方面还有不少欠缺,甚至不同层面仍存在“两张皮”现象。省第十五次党代会部署高水平推进文化强省建设、打造新时代文化高地,亟需做深做透文旅融合这篇大文章。11月1日,省政府常务会议研究了《关于推进文化和旅游产业深度融合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》,王浩省长作出重要指示。本次启动会正是贯彻省政府常务会议精神的具体行动。“五百五千”工程涵盖的餐饮、住宿、文创、演艺、市集有着“文化+旅游”的丰富场景,既是文化与旅游产业嫁接的有机结点,也是做强产业、做优事业的有效路径,完全能够拓展文旅深度融合的广阔空间。另一方面,一餐、一宿、一礼、一艺、一集都有其文化脉络和历史传统,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、创新性发展紧密相联。我们要用传承思维保护传统文化,用市场思维推动现代生产,用品质思维提升人民幸福指数,让其走近游客、融入大众的日常生活。

古希腊阿基米德有句名言:给我一个支点,我就能撬动整个地球。面对浙江推进“两个先行”的历史洪流,全省文旅系统必须自我加压,围绕经济稳进提质、实现共同富裕、文旅深度融合等重大课题下足功夫。“五百五千”工程就是比较好的支点,是打造现代宋韵“清明上河图”的有效抓手,对撬动文化和旅游高质量发展具有明显效应。物理学告诉我们,除了支点,还需要杠杆力臂。我们抓工作的谋划力和执行力,便决定了杠杆的长度。只有阿基米德的一双手臂是不够的,更需要全系统共同对准“支点”、延伸“杠杆”,着眼于现代宋韵“清明上河图”成现实,以“五百五千”工程开启文旅融合新篇章,合力撬动文化和旅游高质量发展的整个“地球”。

二、鼓足干劲绘就文旅融合“五百五千”工程精美画卷

文旅融合“五百五千”工程涵盖吃住游购娱,这些是旅游的基本要素,也是生活的必备元素,是文旅供给与需求、文旅生产与消费、文旅产业与事业的有机结合。打造现代宋韵“清明上河图”,说白了,是让人们在浙江更能“吃得好、睡得香、玩得嗨、买得够、记得住”,为人民群众营造高品质的休憩旅居美好生活。

任何工作都应有明晰的目标导向。“五百五千”既是虚词,又是实词。“百”与全省11个设区市、90个县(市、区)的数量基本对应;“千”也与“百”乘以“十”的数量相当。从2023至2025年,通过实施文旅融合“五百五千”工程三年行动计划,将滚动推选1000道浙江风味美食,培育1000家“百县千碗”美食体验店,建设1000家乡村风情等级民宿,开发1000个浙江印记文创伴手礼,打造1000个浙派代表性演艺(技艺)项目,培育1000个区域特色文旅市集。当然,具体数量绝非县(市、区)平均分配,还得凭质量说话,靠品质脱颖而出,并且对入选对象持续动态调整。

(一)高标准深化“百县千碗”

“饮食者也,侈乐者也,民之所愿也”。“百县千碗”是浙江省域各县(市、区)特色美食的总称,基本上利用当地食材、运用传统技艺制作而成,自2018年启动以来已连续3年被写入省政府工作报告。这项工作有扎实基础,也亟需顺应发展阶段的变化提出更高要求,进一步打响百花齐放的浙江美食品牌。

一要“一菜一品”。品指品类,在这里更是指品质。孔夫子讲“食不厌精,脍不厌细”,似乎强调差异化;但现代美食要保证质量的恒定性,标准化则是关键支撑。肯德基、麦当劳便是典型案例,无论在大上海或是小县城,它们的味道几乎一模一样。“百县千碗”要真正形成可靠品牌,也必须在标准引领上下更大功夫。一方面,要强化标准制定。按照《“百县千碗”评价和认定规范》团体标准,依据热菜、冷盘、小吃等不同分类,完善包含食材配比、制作工艺、文化故事、品牌标识等内容的菜品标准和市场标准体系,并推动升级为省级地方标准。当前,“百县千碗”在各地各有菜品,但全省却没有清晰名录,这不利于“千碗”具象化。要结合标准制定,健全评价机制,综合集成各地最具代表性、辨识度的千道风味美食。对其中涉及的同类型菜品,将视情划出“赛道”形成比拼机制。比如,全省最好吃的豆腐属临海白水洋,还是常山球川,或者是诸暨西施豆腐?另一方面,要推进标准示范。按照标准化要求加快标杆性项目建设,推动各地建设“百县千碗”美食旗舰店、体验店。大力支持浙江农都美食小镇项目建设,进一步整合资源、加强推介,合力打造中央美食长廊,合理布局特色风味片区,使之成为全省“百县千碗”的重要体验平台。同时,结合培育特色美食街区(园区)、特色美食店、连锁龙头企业等美食文化体验场所,持续提升“百县千碗”的知名度和引流效应。

二要“六进六送”。围绕“既吃得到,又吃得起,还吃得好”的目标,加快“百县千碗”进景区、进饭店、进学校、进机关食堂、进高速服务区、进社区,不仅确保“送得进”,还要努力“送得好”。围绕提高“六进”的覆盖率,要积极创新入驻模式,探索组团式、全域型经营。如嘉兴五芳斋粽子、缙云烧饼等进驻各大高速公路服务区,基本做到了全覆盖,就值得借鉴。对“六进”工作,也不能粗放经营、搞“一刀切”。对“百县千碗”菜品,可以根据公务接待、商务宴请、游客体验、市民消费等不同场景有所区分、因时制宜。倡导各地在举办大型会议、展览、活动期间,安排餐饮时优先选择“百县千碗”地方菜。深化细化“百县千碗”进饭店工作,不一定“十大碗”全上,可以做成组合型小碟形式,或者主推几道招牌菜,让饭店既保持原有特色,又成为“百县千碗”的传播平台,携手打响区域美食品牌。

三要“百宴百韵”。饮食中有文化,尤其中国美食讲求色、香、味、形、意、养,更内蕴着大文化。在《红楼梦》中,刘姥姥进大观园所吃到的茄子,实在非同小可;等听了王熙凤的描述后,姥姥直喊:“我的佛祖!倒得十来只鸡来配他,怪道这个味儿!”“百县千碗”自然大多是家常菜,一般不会有过于繁奢的用材用料,但从中却可挖掘与呈现地域习俗、美食文化和非遗技艺。像新昌“天姥唐诗宴”,每道菜都是李白《梦游天姥吟留别》中的一句诗,就别出心裁、意蕴无限。当然,菜品可以“本名+雅名”,否则光一句古诗,老百姓压根分不出是荤是素、是鸡鸭还是萝卜。但无论如何,要善于“写实+写意”,注重提炼“百县千碗”中的诗情画意。品一道菜,就是鉴赏一种风韵,传承一项技艺,讲好一个故事,追寻一段记忆,让人们在饮食中不仅有美妙的味觉感受,还另有丰富的精神享受。人们常说抓住游客的胃,便能留住游客的心。因此,要精心策划浙江传统美食、文化美食、绿色美食等特色旅游线路,其中涵盖美食打卡点、A级旅游景区、文博场馆、旅游饭店和等级民宿,顺势推介系列浙江风味美食,使“百县千碗”为旅游赋能添韵,让浙江成为有味道的旅游胜地。

(二)高品质建设“百县千宿”

“暧暧远人村,依依墟里烟”,陶渊明的《归园田居》生动刻画了自古人们对美好居村生活的向往。当前,我省正大力发展乡村休闲旅游,民宿无疑是重要的硬件支撑。随着旅游观光向旅居度假的转变,高品质的民宿本身就是旅游目的地。我们建设“百县千宿”,就着眼于从需求侧引导供给侧优化,更好地构建多层次、多类型、多品牌的浙宿供给体系,让“为了一张床,恋上一个村,爱上一座城”的愿景成为现实。

一要住而有趣。田园野趣、自在悠然,是民宿的核心吸引力。民宿也被称为游客行程中的生活基地,其根本属性是一种“生活方式”,以此造就回归自然的生活化场景。在这方面,松阳县依托古村落资源,开展“拯救老屋行动”,打造山居民宿集群,给游客营造了远离喧嚣、充满趣味的乡村栖居生活场景。从经济条件看,松阳能做的事,全省几乎所有县(市、区)都能做。虽然区域风貌不同,但只要善于挖掘,都能找到有趣的地方建构民宿空间。民宿切忌“千宿一面”,务必推动特色化发展,从注重数量向注重质量转变,从盲目跟风向自主建构转变,从追求单一利润向追求综合效益转变。比如,可以按“一个主题、一个主人、一个故事、一桌佳肴、一组活动、一打伴手礼、一种文化共鸣”的创意,凝练独特的民宿符号,让民宿有“颜”、有“趣”、更有“魂”,与社区共生共融,真正使每一间民宿都是一处独特风景,都能过上一种旧时生活,都能留下一个美好念想。

二要住而有品。品质是各类住宿设施的生命线。要突破传统旅游住宿的局限,创新并强化“为住而来”的理念,探索多元化、综合体模式,塑造品牌化、情景式体验,更好地满足不同群体尤其是年轻人日益丰富的住宿需求。在民宿前之所以加上“等级”两字,正是着眼于品质导向,通过等级管理规范准入,又通过等级评定强化激励。谋划“百县千宿”,可谓放眼乡村旅居的高品质节点,用民宿的星星之火点燃浙江乡村休闲旅游的万家灯火。当然,等级民宿并不限于乡村,在城市或近郊的合适区域,完全可以布局具有独特品味的风情民宿。要着力打造“地标”型民宿,更加注重创新设计、文化植入、生活体验、精细服务。在全省将建成的千家等级民宿中,国家级等级民宿应不少于10家。同时,促进酒店业与等级民宿错位发展,创新未来酒店发展模式,打造浙系酒店品牌矩阵。充分依托民宿和酒店资源,积极拓展文旅体验、休闲娱乐、艺术品鉴等新空间,使之从旅游住宿地进一步转化为旅游吸引物。

三要住而有范。这里的“范”,指标准规范。要充分发挥技术标准的基础性支撑作用,进一步规范民宿设施和服务质量。鼓励民宿按照相应等级的规范要求,善用自己的资源禀赋,根据不同客源对象、消费层次和功能类别开展差异化经营,实现规范性与多样性的有机统一。还应看到,随着“微度假”时代的来临,户外已成为人们探索自然与城市的连接点,露营、房车等休闲场景深受年轻人追捧,正加速释放巨大的势能。比如,以赛车、骑行为主题的千岛湖星空营地,以水上运动为主题的趣湘湖城市精致露营地等,与等级民宿互为补充,日益成为假日旅游新“顶流”。因此,要科学引导住宿新业态良性发展,坚持“疏堵结合、有序发展”方针,探索露营等新业态分级管理体系,对卫生条件、经营许可、旅游安全、配套服务等予以规范,形成一套可操作的行业标准。要推动营地与民宿的深度融合,探索“露营+景区”“露营+农场”“露营+研学”“房车+驿站”等模式,使“百县千宿”成为规范发展各类旅游住宿业态的有效载体。

(三)高品位推进“百县千礼”

“千里送鹅毛,礼轻情意重”。礼是一种信物,也是一种文化。中国人自古讲求礼尚往来,有相互赠礼的习俗。发展以文创产品为代表的“浙派好礼”,既有利于展示浙江丰富的文化元素和精巧的工匠精神,又有利于推动区域文旅特色产业培育。尤其是那些价格适宜却匠心独具的文创伴手礼,能以物承情、以物寓意,将成为浙派风物的雅致记忆。

一要文化赋魂。文化价值是文创产品和旅游商品的灵魂。要善于挖掘浙江文化的价值属性,深化省域文化基因解码工作,推进宋韵文化、和合文化、阳明文化、南孔文化等传承转化,开发更多具有浙江辨识度的文创伴手礼。鼓励各级博物馆依托馆藏资源,积极推进文创产品开发,完善文创产品营销体系,尤其是在现有事业单位体制下稳步探索适宜的商业模式。发挥相关协会的桥梁纽带作用,力争全省百家博物馆分别推出代表性文创产品。鼓励各类文化创意工作室、非遗传承人、设计工坊等开展文创产品设计,层出不穷涌现具有鲜明浙江印记的文创伴手礼。

二要创意点睛。文创产品的核心在于创意。一个好的创意,犹如画龙点睛。从刷屏多年的故宫文创,到近年来走红的河南博物院“考古盲盒”、四川三星堆“青铜面具人”等,文创产品早已走向大众。对于文创伴手礼来说,文是根本,创是生命——如画龙点睛故事所描述的那般,在给龙点上眼睛的霎那,电闪雷鸣,那条原本还在墙壁上的画龙竟飞走了。因此,要加强浙派伴手礼的创意投入,培育一批文创IP,强化知识产权保护。善用非常规审美吸引年轻群体的眼球,以“更潮、更有趣”的设计理念,营造独特的消费场景主题。如北京冬奥会的吉祥物“冰墩墩”,就是很好的案例。总之,要拓宽眼界、打开思维的天窗激发创意,通过在设计、开发、传播、运营等全链条各环节发力,争取推出一大批紧贴时代潮流和年轻人偏好的文创新品。

三要情感共融。诸多基于文物“出圈”的文创产品,源于设计师利用文物的特性,传递出一种“情绪价值”,从而引发人们的情感共鸣和购买欲望。文创产品的主力消费群体,是思维活跃的年轻人。该群体非常看重文创产品的社交属性,能不能吸引他们来买,吸引他们去主动传播分享,是应当考虑的重点。从卖断货的“马踏飞燕”“仕女瑜伽”盲盒等情形看,如果产品和价格符合受众的审美习惯、消费水平,将能迅速点燃消费热潮。推进“百县千礼”,应着眼于经典浙江元素与潮流消费品的集合,以此勾起人们对产品的情绪认同,实现情感共融,由共情产生流量、激发购买。要结合组织旅游商品大赛、评定星级旅游商品购物点等活动,打造浙江旅游特色购物品牌体系,实现品牌效益、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有机统一。

(四)高水平推动“百县千艺”

“楼前百戏竞争新,唯有少竿妙入神。”唐人刘宴的诗,生动描绘了古代演艺与杂技竞相争艳的画面,此种市井繁华即使在今天也值得憧憬。“百县千艺”的艺,是演艺与技艺的结合,既包括各类驻场旅游演艺项目,也包括主题鲜明的流动性、沉浸式演艺节目,还包括富有地方文化特色的非遗技艺展示。对这些项目予以整体梳理和积极培育,是推进文旅深度融合发展的有效切入点,有利于旅游消费注入文化内涵,又有利于文艺创作接轨市场,促进“富脑袋”与“富口袋”良性互动。

一要多轮并驱。“百县千艺”既要“阳春白雪”,又要“下里巴人”。要统筹主题公园类、山水实景类、剧场类及沉浸式演艺等各类型均衡协调发展。“百县千艺”的源头活水,有赖于多层次、多元化供给体系。要充分发挥国有文艺院团和艺术院校的作用,深化省属文艺院团与地方合作,加强对民营文艺表演团体的支持和引导,通过激活创新创作生态,打造一批精品力作。鼓励各地采购民营主体制作的优秀剧目,纳入艺术节、市民文化节、公共文化配送菜单等。支持各类文艺院团和经营主体因地制宜拓展中小型旅游演艺空间,积极稳步开发沉浸式、剧本杀等新型演艺模式。推动更多演艺项目进景区、街坊。弘扬非物质文化遗产技艺,支持非遗传承人开展多种形式的展演,并以技术、品牌、服务等形式参与文旅项目开发。通过打造群众喜闻乐见的特色化、定制性文旅演艺(技艺)项目,让人们在“百县千艺”的体验中,得到更多视觉享受、精神愉悦和情感共鸣。

二要与时偕行。从最初镜框式的舞台表演到山水实景演出,再到今天被热捧的沉浸式、互动式演艺,当代的表演和观演模式不断创新,靠“一招鲜吃遍天”已不再可能。以“宋城千古情”为例,几乎每年改版一次,每一次都带来不一样的体验。同样,对“最忆是杭州”“醉美太湖”等已经形成的演艺品牌,也要不断打磨、持续迭代,更好地形成精品演艺项目。因为任何演艺项目哪怕再受追捧,也要善于不断吸收新鲜养分,以免故步自封。对于越剧、婺剧、瓯剧等地方特色戏剧,要通过复排与新创相结合推进守正创新,促使更多剧目常态化演出。在千个浙派代表性演艺(技艺)项目中,要努力推出100个经典复排剧目、100个新创剧目。杭州的蝴蝶剧场要有频繁的越剧演出,让小百花越剧场名实相称。此外,在当今数字创新、科技创新时代,还应鼓励新型视听、人工智能、高仿真、混合现实、人机互动等新技术植入,开发一批融合5G、体感交互、人工智能的智慧化沉浸式旅游演艺节目,让“百县千艺”充满时代气息。

三要贴近大众。“百县千艺”既要有艺术追求,也要有市场反响,言而总之,必须贴近大众、贴近千万人民。所谓流量为王,实质是供需紧密对接,让演艺(技艺)项目真正能吸引眼球、打动人心。这需要创作导向的人民情怀和市场意识,也需要在供给侧冲破思维的“天花板”。以桂林阳溯的山水实景表演《印象·刘三姐》为例,之所以被人们追捧,关键在于拓宽了传统戏剧的外延和演出地域,也在事实上刷新了观演关系,为艺术创作提供了新思路,同时也提升了旅游消费的文化内涵。流量有赖于水到渠成,但也不可缺扛扞撬动。要加强“百县千艺”与“文艺星火赋美”工程有机联动,打造良好的文艺生态圈。更加注重宣传推广,尤其善用新媒体,依托抖音、微信、B站等平台,推动演艺(技艺)项目线上传播,并探索与“顶流”综艺节目联动,形成层层放大的阵势、声势。积极培育旅游演艺集聚区和非遗旅游景区,结合中国旅游日、文化和自然遗产日、博物馆日等重大文旅节庆开展惠民活动,推动“百县千艺”更好地为人民群众所知、博人民群众所乐。

(五)高起点打造“百县千集”

“日中为市,致天下之民,聚天下之货”。这是《易经》的名句。市集与百姓生活密不可分,也是广大游客体验异地他乡生活的窗口。随着进入文旅深度融合的时代,市集将不再是传统的“菜场”形态,而应进一步树立现代的产业思维、消费思维、生活思维,使文旅市集迭代为融文化体验、旅游消费、商品展示于一体的城市之窗,让文化和旅游更好地赋能发展。

一要集合烟火与时尚。熙熙攘攘,最显集市的烟火气。“百县千集”的集,包括各类主题性旅游集市、文化雅集、活动展会等。应该说,相比从前的集市,空间开放、体验性强的文旅市集更像是“物以类聚”的新型社区。尤其是年轻人在其中选物、买物,乃至随意闲逛、社交,更是让烟火气与时尚味兼具。要推广杭州奇妙夜、夜鲁镇·周末集市、温州青灯市集等经验,围绕“培育一批、提升一批、网红一批”的要求,打造具有浙派区域特色的文旅市集群,促使具有相同文化兴趣爱好的人们聚集在一起,通过文创、潮玩、古玩、咖啡、艺术等主题,以强互动、沉浸式体验创造更多“沸点”。要结合国家文化和旅游消费示范城市、国家文化和旅游消费试点城市、国家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等建设,推动形成星罗棋布的特色文旅市集,带动文化和旅游消费进一步“热起来”。

二要集聚游客与居民。文旅市集的价值,终究在于服务大众。所以,既要关注游客体验,让广大游客能满载而归、乘意而回;又要保留生活气息,切实满足当地居民的生产生活需求。事实上,也只有将游客与居民的空间融合共享,才能以真实而浓厚的生活场景,更好地留住外地游客的脚步。要依托公共文化场馆和城市书房、文化驿站等新型空间,策划一批“小而美”、可持续的文化雅集。善于把握审美趣味价值,着力打造具有文化主题和鲜明特色的新潮市集,并借助音乐节、艺术节、动漫节、网红店等途径,不断积聚人气,给人们带来更加丰富的体验和收获。通过时间积淀和持续迭代,力争打造若干知名度高、影响力大的重点文旅市集,在国内形成较强辐射效应。

三要集成线下与线上。与野餐、露营一样,去市集“摆地摊”、买文创,已然成为都市年轻人热衷玩直播的全新活动和重要场地。在小红书上搜索“市集”,就有48万+条笔记。市集正以文艺、时髦、新锐的形象与品牌逐渐遍布城市,占据云端各大短视频直播间,致使其关注群体以指数级迅速扩张。当人们都聚在网上的时候,我们的工作、载体和服务就应更多地拓展到网上。要充分运用数字化手段,将各类文旅市集“微地标”在线上统一呈现,使之在“带货”之外成为城市旅游的推荐官。省厅新近上线了“浙里文化圈”应用系统,“百县千集”的相关内容要在“雅集”等板块中体现出来。当然,线上与线下是互动的,只有线下活力四射,才有线上无限风光。要积极打造符合城市调性的文旅市集,并通过互联网直播带货等形式,将“百县千集”品牌不断打响。

三、以项目化思维高效闭环推进文旅融合“五百五千”工程

项目化思维就是量化思维、数据思维、实干思维。抓文旅融合“五百五千”工程,就要善于分解、善于集成,形成清单、形成指数、形成标准,确保构建高效闭环的推进机制,让现代宋韵“清明上河图”一步步变作现实。

一是加强组织协调。文旅融合“五百五千”是系统工程,亟需细化任务分工,明确时间表、路线图和责任人,做到说一件、干一件、成一件。此项工作在省里将依托旅游发展领导小组加强统筹协调,确保文化和旅游部门与发展改革、市场监管、商务、公安等条线紧密联动。“五百五千”的项目都落在地方,发展红利也归于地方。无论是“百县千碗”“百县千宿”“百县千礼”,还是“百县千艺”“百县千集”,哪个市县所占的名额多,所形成的品牌效应就强。意识到这一点,各地自然有抓工作的主动性。“春江水暖鸭先知”,知冷知暖是有先后的,我们不指望大家齐步走,但先行者一定最具有敏锐性。希望各地将“五百五千”工程作为促发展、促共富的重要抓手,变“要我干”为“我要干”,真正形成内驱力,营造齐抓共促的良好氛围。

二是健全评价激励。任何一项工作,干好干坏都应有把尺子衡量,要将“五百五千”工程纳入文化事业和文旅产业稳进提质赛马机制。赛马机制让不少同志感到工作压力,但这在许多经济部门早已成常态。我们文化和旅游系统同样有很强的经济属性,也同样应习惯于大抓项目,并在赛马比拼中抓好项目。要搭建工作“晾晒台”,构建“五百五千”工程进展情况通报制度。“晾晒台”是性价比很高的制度安排,只需要公平公正、公开透明,通过排序形成正向激励,也强化后进约束。当然,指标设计要精准,游戏规则要合理,由此一把尺子论高下;也凭借一把尺子凸显各地薄弱环节,便于靶向发力。省厅也将建立配套机制,安排专项资金,根据赛马结果对成效显著地区给予督查激励。

三是坚持模式创新。文旅融合“五百五千”工程并非都需政府资源硬撬动,其核心在于搭舞台、设擂台,激发行业、基层干事创业的积极性。当前的政府工作,总体上已超越优惠政策刺激阶段,主要靠制订规则和机制来营造生态。要建立健全“五百五千”所涉各类标准,以标准定准入门槛、促发展升级。此项工作贵在市场主体积极参与。浙江改革开放以来的一条宝贵经验,是尊重基层群众首创精神,从而“小河有水大河满”。“五百五千”工程最有利的地方,是与广大企业、广大市场主体的利益契合,能够在目标导向上结成共识、在效果导向上实现共赢。因此,在加强政府统筹规划的同时,要善用市场化、社会化机制,推进文化和旅游领域投融资创新、运营方式创新,形成多元主体、多种渠道、多方力量共同参与建设的蓬勃气象。

四是注重总结推介。“酒香也怕巷子深”,“卖瓜还得自己夸”。要善于总结、善于推介,促使文旅融合“五百五千”工程在业内有口皆碑。要及时提炼最佳实践,以典型经验引路,带动面上推广。在我们浙江,在“五百五千”工程所涉及的每一个领域,从来不缺最佳实践,反而容易缺发现最佳实践的眼睛。全省文化和旅游部门既要抓工作发动,又要抓典型发现。“五百五千”工程一旦形成良性循环,将具有显著的品牌效应,所以重在起步,也应当在宣传方面先声夺人,以此汇聚人流、广聚人气。文化和旅游部门要强化宣传意识,注重联动主流媒体、头部新媒体、新兴融媒体等平台,合力打造核心工作品牌。要有针对性地举办交流推广活动,通过高水平策划和高质量组织,推动“五百五千”工程形成滚雪球效应。